伊斯蘭之光
  目前位置:首頁>>嚙踝蕭痚妧A>>き虼|
布基納法索興辦阿文教育
2003.11.12  1:28:25 PM      閱讀5638次
 (Islam Online﹐伊光編譯)
      布基納法索位於西非內陸﹐撒哈拉大沙漠南緣﹐夾在馬里、尼日爾、貝寧、加納和科特迪瓦等國中間﹐首都瓦加杜古﹐富有各種礦藏﹐人民以務農為主要經濟形式。


  人口1200萬﹐是一個伊斯蘭國家﹐因為人口的大多數是穆斯林。 伊斯蘭是在古代從北非傳入﹐伊斯蘭文化成為社會主流﹐但從十九世界末淪為法國殖民地﹐強迫實行法語化﹐伊斯蘭遭到貶低。 1960年獲得獨立﹐但仍舊被法國分而治之﹐內鬥不息﹐法國保持干涉的特權﹐因為國內有50多個原始的部族﹐人口較多的部族是莫希族、弗朗尼族和芒戴族。


  布基納法索無法擺脫殖民地文化﹐因為學校教育必須用法語﹐接受法國文化影響極深﹐國內種族糾紛複雜﹐沒有統一的語言﹐文盲比例高﹐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﹐伊斯蘭信仰非常淡化﹐但接受法國基督教的人也十分稀少。 為了創造新環境下的獨立和統一民族意識﹐唯一的出路是進行阿拉伯文教育﹐恢復伊斯蘭文明﹐但受到法國種種阻擾﹐前進困難。 在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幫助下﹐以及世界伊斯蘭教科文組織的積極協助﹐至今已經成立了五百多所阿拉伯文學校﹐每年培養15萬畢業生﹐但是在所有的學校中﹐法語仍舊是必修課﹐因為不說法語﹐無法找到工作。


  布基納法索教育部官員謝赫蘇萊曼•庫菲對伊斯蘭通訊社記者說﹕“我們國民的獨立意識和民族尊嚴只有學習阿拉伯語﹐取代法語﹔全面恢復伊斯蘭文化﹐取代殖民地文化。 自從獨立以來﹐政府和穆斯林社會盡到最大努力﹐發展阿拉伯語學校﹐傳授伊斯蘭知識﹐成勣顯著。” 根據獨立前同法國的協議﹐布基納法索必須保持法語為官方國語﹐保持同法國的友好關係﹐成為法語世界的成員國家﹐因此法律規定﹐文職人員的就業條件之一是達到高中的法語水平﹐所以﹐阿拉伯語學校也必須上法語課﹐為學生們將來就業著想。 十年前﹐全國不到250所阿拉伯語學校﹐十年翻了一翻﹐現在有五百多所阿拉伯語學校了﹐如果能在全民中普及阿拉伯語﹐這個國家就有能力全面實行伊斯蘭法制“沙里亞”﹐逐漸徹底擺脫百年的法國殖民地文化。


  庫菲說﹐獨立以後﹐在發展阿拉伯語教育中﹐得到許多穆斯林國家的支持和幫助﹐學校採用沙特阿拉伯、科威特、敘利亞和蘇丹出版的教材﹐但在“9-11”事件之後﹐布基納法索的阿拉伯語學校發展受到西方國家的干預。 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援助受到阻擾﹐或被迫停止﹐合同中的許多阿拉伯語教師不許可入境。 庫菲說﹕“美國一再向我國政府發出警告﹐必須凍結與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援助﹐否則將受到以美國為首的‘國際社會’懲罰和制裁。 我們國家的大量孤兒都是接受阿拉伯國家援助進行收養和教育的﹐但在過去六個月﹐所有銀行賬號都被西方國際金融組織凍結了﹐分文見不到。”


  庫菲說﹐布基納法索在1200萬人口中﹐穆斯林佔70%以上﹐但整個國家被少數基督教徒控制﹐這是法國殖民時期的老規矩﹐因為歸信基督教的人受到法國殖民官的信任和重用﹐同法國官方聯繫緊密﹐而穆斯林的地位很低﹐處處須請求基督教徒官僚的批准。
 

   
將本新聞發給好友


伊斯蘭之光工作室(islam.org.hk) 版權所有©